路基單元施工底基層前,需要埋設水平分區的排水管。
開槽:人工開槽應根據圖紙設計師和測量員測量的設計樁號位置進行。溝槽寬度比管徑寬1~2 cm,溝槽深度在路床表麵以下23 cm。溝渠的長度要求內側距離中心線10厘米,外側延伸至斜坡,開挖段延伸至邊溝內壁。溝槽的坡度應為沿道路的橫向排水坡度,而不是反坡,以保證道路中的水排出路基外。開槽前,拉線確保平直。
接管:每根高密度聚乙烯管兩端的接頭必須用橡膠圈覆蓋並擰緊,以免漏水。
下管:將罐體底部清理幹淨,按罐體長度連接好管子後,將管子放入罐體中,並在中央分隔帶一側末端用麻袋布紮緊管口,防止雜質進入管子造成堵塞。
回填:選擇挖出的細粒土進行回填,或用砂進行回填。大石塊必須搬走。回填後,應人工夯實。回填物頂麵不應高於路基,但應低於路基表麵1~2厘米,否則會被車輛碾壓,水不會流出。
清理:回填後,多餘的土應立即運出現場,並清理路麵。多餘的土應在取土場等指定地點卸下,不得隨意卸在道路上。
填方路段底基層施工完成後,在刷坡出口處按設計尺寸現澆梯形出口墊層。墊是通過設置木模具澆注的。澆築前,先將邊坡放平,釘上3根25厘米長的竹簽,以保持穩定。
注意保證路線豎曲線低點有pe排水管,以保證路麵無積水。對於高壓管道的埋設要求,路基送檢後,應根據圖紙設計的位置及時測量放樣管道和井的位置,人工用小型開挖機械開槽,槽底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以保證排水暢通,槽寬不小於設計的47厘米,開挖的廢渣應及時清除並運出。在填方段,為了保證管頂覆土厚度,保證管道不被壓碎,槽底降低20 cm。開挖段的高路基,應在底基層完成後進行反挖。